发布日期:2024-12-20 10:08 浏览次数:
文化的兴盛,大众是受益者;而文化的繁荣,文化产业是重要推手之一。
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、开发和利用,只有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,打造特色文化品牌,建设特色文化城市,方能形成核心文化竞争力。乌海正是如此,这座建市只有40年的新兴工业城市,岩画、长城传唱远古文明,书法、赏石、葡萄文化铸造现代辉煌,乌海湖、甘德尔山描绘锦绣明天……
文化产业是促进城市与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之一。未来,我市根据“生态文化造城、文化旅游兴城、文化产业强城”三步走战略,全力建设以乌海湖为核心、以大漠湖城为特色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,奠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支撑;以特色文化为题材,打造以甘德尔山文化旅游区、桌子山岩画文化旅游区、金沙湾——龙游湾——葡萄园文化休闲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重大项目群;坚持内容为王、科技为媒,以重点项目为抓手,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集群;提升传统书画产业,打造当代书法文化基地;推进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相结合,打造西部创意制造中心。
立足于打造“大漠湖城·休闲乌海”,按照“一核三极四轴多点”的产业发展布局,推动全市文化产业与经济、社会、区域联动协调发展,打造乌海文化产业发展核心、蒙元文化增长极、历史文化增长极、休闲文化增长极,同步建设黄河生态长廊、乌海观水长廊、乌海十里画廊与生态治理长廊。
公共文化服务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,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未来,我市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,推进市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;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,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,全面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;运用科技手段,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,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工程;加大公共文化改革力度,增强公共文化的发展动力,深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改革;加强队伍建设,充实完善基层文化队伍。
到2020年,我市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、布局合理、便捷高效、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体系。市、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、特色文化户(大院)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;打造城市“十五分钟文化圈”和农区“十里文化圈”,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;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,公共文化管理、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。
文化是旅游之“魂”,旅游是文化之“体”糖心vlog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互依存、相辅相成,统一于文化旅游业发展实践中。未来,我市将充分发挥旅游业的龙头引领、示范带动的综合效益,整合优化沙漠、高山、河流、湿地等自然景观和蒙元、黄河、书法、赏石等文化元素,大力推进旅游与体育、文化、农林牧渔、金融和商业的深度融合,力争将乌海湖建设成为自治区品牌景区、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。
林林总总,关于文化之未来,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值得期待! (文/董巍巍)